骨科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甲印钞机国际医学稀缺性的医疗机构 [复制链接]

1#

速读时代,核心观点放前面:

1、医院拥有稀缺性和高壁垒,绝对是印钞机;

2、医院是个慢生意,也是个长久生意,没有集采、毛衣站等*策风险,属于*策免疫,是长线投资者的首选领域;

3、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比较大,有些高毛利科室,也有低毛利科室,会相互抵消,所以整体盈利能力可能不如眼科、口腔,后者是单一的高毛利细分领域;

4、市场给医院的估值,可能不如连锁医疗高;没有专科的牙科眼科扩张快。

5、国际医学是纯正的医院股,是市场上的稀缺标的。相比之下,光正眼科既是小弟,又还未证明自己。

6、国际医学还在投入期,业绩拐点还未到来,但确定性比较高,长线的外资已开始建仓;

7、明年铁定会ST,注意风险和机会。

8、下半年股价拉升了2波,已经翻倍,短期会有回调压力,目前不建议接飞刀。

01

首选“*策免疫”

辉瑞和BioNTech宣布了疫苗的3期结果,疫苗有效性超过90%,海外市场大涨。却给A股兜头一盆凉水,尤其是疫苗股更凉到了心尖尖(复星除外,他是赶集网啥都有,但也就嘚瑟了一天而已)。

原因很简单:

1、疫苗股上半年已经大涨,预期打满了,最多就是个利好兑现,不足以支撑股价继续上涨;

2、辉瑞完成了3期,国内由于病患数量不足,3期进展很慢,在国外做的临床受限很多,大家是竞争对手,辉瑞就抢占了市场份额。

3、尤其是海外敌视中国,有了美国的疫苗,盟国更不会选择中国了,所以中国疫苗出海的逻辑也不顺畅。这涉及到*治角逐。

所以,我更看好基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医疗股,尤其是“*策免疫”的,(前几天的冠脉支架集采,宣告了仿制药和器械的投资逻辑崩塌)。

今天,豹哥来聊聊国际医学的投资逻辑。

02

旗下3家医院

大家都有去过医院的经历,永远在排队,面对医生还要低声下气,各种检查、药费花钱如流水,还没资格砍价。

总之,医院是一门好生意。国际医学就是干这个的,目前A股独此一家纯正的,只是名字取得有点山寨。

国际医学于年上市,原来叫“开元投资”,实际控制人刘建申,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28.53%股权。之前主业是商业零售,业绩不佳,一直被嫌弃。医院,进入“百货+医院”双主业;年剥离百货资产,医院。

目前,国际医学转型为运营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旗下拥有医院、医院、医院3家医疗机构。

年,医院筹建,年正式开诊,年获批成为中国第一家医院。,公司又建成并开诊运营医院——医院,实现了旗下医院、医院、医院“三大医疗服务院区”的发展布局,搭建起了跨区域、辐射中国中西部的医疗服务连锁网络。

今年7月19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正式投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是国际医学目前主要的三大在建项目之一,该中心由心脏、胸科、肿瘤、神经疾病、血液、消化、骨科医院构成,还设有万级、千级、百级净化手术室及门诊手术室60间,规划的最大床位数达张。

国际医学此前主打的是西安医院,该院床位数为张,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投用后,床位数大幅增长。

医疗服务机构的一项核心经营指标,就是床位利用率。

病源是否充足,医院的经营效率。目前来看,医院、医院医院中,有超过70%的病源来自西北地区,而非陕西省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建成后,医院,也有望虹吸西北的病患。

商洛国际医学中心是按照国际JCI认证标准和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集临床、康复、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专科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规划最大床位张,医院、医院和以神经、肿瘤等特色专科为主的医院组成。

商洛国际医学中心投用后,将使国际医学的医疗服务走出西安,实现跨区域布局。

综合来看,上述三大项目全部投用后,国际医学旗下三大院区的最大床位数将提高到张。随着医疗服务体量大幅度增长,国际医学的规模优势明显,收入有望实现倍增。

03

硬件和人才

国际医学的硬件,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公司率先引入了西门子超高端skyra3.0T术中磁共振系统,syngo虚拟座舱、车载CT等设备。

今年11月,医院分别获得“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许可、“高端放射治疗设备(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yberKnife)”配置许可。

“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具有稀缺性,是癌症医疗设备的顶级配置,一般省级公立大三甲也没有,据说治疗一个疗程费用20-30万。不过据说不怎么赚钱,因为成本和费用实在太高了,医院的高端形象有很大帮助。

医护人才方面,国际医学引进了不少人才,最大看点是,医院改制机会(比如医院),引入了大量专家*医,因此医疗团队优势突出。

大家注意,通策医疗在西安建立的西安存济医学中心,涵盖口腔、眼科、医院,医院引入了大量专家,水平可能比杭州总部都高。可见体制内精英很多,只是得不到施展的空间。

激励方面,年公司回购占总股本2.17%的股票,价格4.7-6.3元/股,拟全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将增强员工积极性。

04

A股缺乏医院

医院,缺少的是高水平、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三级医院;医院,国际医学在资质、设备、人才方面,是有竞争优势的。

综医院不同,具有资产重、投资周期长,进入壁垒高的特点。除了并购等手段短期内难以实现快速扩张,且对专业人才的依赖性更强、运营专业性要求更高,市场长期以来缺乏综合医疗投资标的。

目前,医院的上市公司,还包括恒康医疗、信邦制药、复星医药(医院,所以我说复星是赶集网啥都有)等,不过,医院资产多为通过外延并购而来。

相比之下,国际医学经过十六年的运营及建设,医院运营管理经验。

特别是,西安医院成立至今,都是国际医学自己的团队负责运营,积累了市场上非常稀缺的医院运营经验和人才,其经营模式也被业界称为“高新模式”。

05

Q3现金流转正

来看看财务情况。

年三季报披露,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59.41%,净利润为-4.98亿元。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疗收入增加。

从三季度单季的情况来看,Q3营收达到4.32亿元,同比增长88.59%;Q3单季净利润为-1.54亿元,亏损幅度环比有所收窄。

年初至报告期末,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9%;此外,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年初增加.54%。

现金流方面,国际医学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为负,但Q3经营净现金流已转正,达到.3万元。

同时,公司的定向增发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拟募资总额为不超过10亿元,将用于补充营运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随着经营净现金流转正和定向增发,公司的现金流压力会有所缓解。

公司经营,首先看现金流,现金流会带动利润。随着前者转正,公司的利润有望明年转正。

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处于快速提升期。随着年9月25医院的开诊,医院门诊、住院病人快速增加,年收入高速增长,尤其是Q2医院逐步恢复正常开诊后,加速提升,Q3收入端环比持续提升,利润端呈现减亏趋势。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11.82亿元(+59.41%),毛利率-10.26%,医院开业后,新增营业成本有关,为暂时性因素。

06

未来几年开支仍大

整体看,伴随着公司已建成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陆续开诊,公司医疗服务床位规模将在现有余张的基础上,年内还将有大的增长,三年内计划达到余张,产能将大幅增加。

目前来看,公司年利润为负,年盈利确定性高。那么,随着利润连续2年为负,明年4月披露年报后,公司将会ST,到时机构被风控,不大方便买入,甚至可能要退出,可能会形成一个坑。

往后看几年,虽然公司的营收增长是确定的,但是今年底高新二期投入使用,又是一大笔支出,医院也要扩建、增加床位,到处都要花钱,还处在投入期,总体看就是营收增长,但净利润起不来(不一定为负)。

07

对标美国梅奥

目前最火的词就是“医院”,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医院越发受到资本青睐,医院也主动与大学合作,医院,寻求教学与科研创新。梅奥、约翰霍普金斯等国际一流民营医疗机构,无一不是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医院。

国际医学与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大学战略合作,也是走的这条路子。之前,通策医疗也与中科院大学、浙大战略合作。

医院都要抱紧大学的大腿?

首先要明白医生的诉求。1,待遇;2,学习进步,提升技能;3,职称,评上教授副教授。

待遇方面,民营比公立好得多。医院虽然很赚钱,但统统上缴了,医生根本不值钱,所以才会冒死拿回扣。

提升技能,跟大学合作,既能给自己培养医生,也能提升员工技能。还能借助大学这块金字招牌,提升形象。

职称方面,大学是可以评职称的,这点医院没法比的。要知道,职称既是社会地位,又是赚钱的基础。医生是很热衷去评个教授、副教授的。

很显然,国际医学的做法,是参照了美国的梅奥医学中心(Mayoclinic)。

梅奥医学中心于年创立,以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全美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体系。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医院排名中,Mayo排名第一。如今,梅奥诊所在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另设有分所,同时拥有自己的医学院和涵盖周边几个州的数十家医疗诊所,临床专家及科学家已达多名。

08

深股通增持

股东方面也是一大看点。

公司第三季度内已接待12次机构实地和电话调研。

7月8日至7月21日,海外机构对37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其中,国际医学最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