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岗中山医生借助黑 [复制链接]

1#
治疗湿疹北京医院 http://liangssw.com/bozhu/13835.html

25岁的阿琛(化名)已经忍受左腕疼痛长达7年之久。因手腕活动受限,他的生活一度难以为继。近日,医院检查,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左手腕最核心的一块骨头“舟骨”已经出现坏死,甚至部分骨头碎裂吸收。

10月13日上午,医院执行院长、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刘波借助医院田伟院士团队研发的首款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帮助阿琛完成了广东省首例联合采用机器人和腕关节镜辅助的陈旧舟骨骨折植骨内固定术。

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岗”!中山医生借助“黑科技”完成复杂骨科手术。南方+卢子衡拍摄

“轴承里的钢珠坏了”

“我的手腕已经疼痛难忍,起床支撑都很困难,而且转动起来还有‘咔咔咔’的响声。”术前,阿琛坐在床旁说,自己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左手腕对他日常生活、教学工作都很重要。

过去2年,他一度忧心忡忡,跑遍了郑州3医院求医。“医院说,要么说将骨头打磨掉,手腕不疼了,但是活动就受限了。要么从手背划到手腕,开一个大大的伤口做手术。”阿琛心想,腕关节使用率极高,必须用更精细的治疗,尽可能保留腕关节的活动功能。

为此,年,阿琛挂上了医院手外科医师刘波的诊号。但受疫情影响,异地求医却尤为艰难。

“我们之前好不容易挂上号、预约到北京的床位,但因疫情而取消了行程。”阿琛的父亲说,“幸运的是,这次刘波医生派驻到医院工作一年,在这里很快给阿琛安排上了手术,住院的环境也非常好。”

小伙阿琛左腕受伤的骨头叫“舟骨”,据刘波介绍,这块骨头尤为特殊。它是腕关节处的一块体积小、结构复杂,形态非常不规则的“活动枢纽”。

“你可以想象,这块骨头就像汽车轴承里的小小钢珠,钢珠让轴承顺滑转动,而舟骨就是腕关节内部灵活转动的关键。”刘波说,小伙子恰恰是弄伤了这块尤为特殊的骨头。

据刘波介绍,人体内有多块骨头,而其中有3块骨头血液循环较差,分别在髋关节、踝关节和腕关节,发生骨折后尤其容易缺血坏死,“舟骨”就是其中之一。

“‘舟骨’骨折后6—7年,手腕开始疼痛,不干预的话,随后10年,手腕会疼痛越来越剧烈,甚至发展到整个关节完全磨坏。”刘波说,到那时,小伙子想用左手拿水杯喝水都非常困难,手腕将完成丧失使用能力,出现腕关节残疾,因此必须尽早手术,帮助“舟骨”愈合。

为此,刘波决定采用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做手术。“手腕‘舟骨’形态复杂、位置隐蔽,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进行三维引导定位和微创精准固定。”刘波说,“近年来,我们在世界上首次报告了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成功完成精准手腕骨折微创固定手术的案例。此次手术,我们联合采用了机器人和腕关节镜开展手术,这场手术不仅是广东省首例,在国内外均属领先水平。”

13日上午8:30,阿琛被顺利推进了手术室。

主刀医生正在做手术。南方+卢子衡拍摄

借助医疗“黑科技”“修复”坏死的骨头

13日上午9:10,手术开始了。

“主刀医生”刘波捏着一个细长的仪器,轻轻地从患者左手皮肤穿入。刘波说:“这是世界上最细最小的一款关节镜,它末端的摄像头直径只有2毫米左右。”

手术现场。南方+卢子衡拍摄

关节镜穿过细细的小孔,深入患者的腕关节中,相当于在其中安置了一对的“眼睛”。医生将透过这双“眼睛”,展开精细化地操作。

手术大屏上出现了腕关节的内部图像。在关节镜辅助下,患者手部只留了2个较小的针孔,便于医生操作。微创手术下,患者的手术伤口变得非常小,出血量也很少。

透过关节镜,医疗团队发现患者的“舟骨”已然磨损严重,出现了不少缺损。为了保全患者左手腕的使用功能,医疗团队为患者开展了“微创植骨”。

主刀医生正在做手术。南方+卢子衡拍摄

这也是一项较新的医疗技术。“微创植骨”的操作不仅十分精密,需要高精尖的器械,还非常考验医疗团队的经验。

“病人原本的骨质很差,在打磨、清除坏死骨头后,发现缺损的骨质较多。所以这次植骨的量比较大。”刘波说。为了满足“微创植骨”的需要,医护人员从患者的髋部位置取出了部分松质骨,置入手腕缺损的骨头中,对腕关节进行“修复”。

“而髂骨的松质骨是可再生的,不用担心取出来会影响患者,而且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手腕的伤。”

在手术台上,刘波采用专用的植骨器,将微小骨粒通过漏斗状的通道,植入到了缺损的骨头中。历经一个多小时的“取骨”“植骨”,患者的缺损的“舟骨”终于被逐步修复好了。

骨科机器人“上岗”操作又准又稳

“微创植骨”仅仅是艰巨任务中的第一步。

“植骨”后,医疗团队还要对腕关节进行钢针固定。唯有精准地用钢针固定,才能让这款坏死的“舟骨”后期慢慢实现愈合。

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岗”!中山医生借助“黑科技”完成复杂骨科手术。南方+卢子衡拍摄

彼时,一款医疗“黑科技”即将登场。医疗团队正在紧张地跟工程师规划和虚拟验证应用手术机器人辅助精准植入钢针固定的方案。

过去,传统骨科手术,主要依赖医生手动操作,一旦面临极精细化操作,就容易造成创伤大、操作精确性低等问题。但是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却可以精准定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能消除医生徒手操作过程中因手臂生理抖动、疲劳等因素引起的偏差,保障了手术的精准、安全。

机器人操作。南方+卢子衡拍摄

上午11:00,这款机器人辅助、引导医生,完成钢针固定。与传统手术相比,这次手术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大幅降低。

“置入钢钉固定这一步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后期愈合。‘舟骨’不仅形态复杂、位置隐蔽,而且最窄的地方不足10毫米,我们通过机器人进行三维引导定位和微创精准固定,能提高置钉的精准性。”刘波解释道,借助机器人置入固定钢针,也并非完全依靠机器人单独操作,而是“人机”配合共同完成这项任务。首先依靠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路径规划,并向机器人传达指令,机器人负责精准执行路径规划,机械手臂就位后,为医生提供了稳定精准置针的平台。

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岗”!中山医生借助“黑科技”完成复杂骨科手术。南方+卢子衡拍摄

上午12:30,刘波走出手术后,松了一口气。他对记者表示,此次手术虽然难度较大,但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手术很成功。

南方日报记者曾艳春实习生邓烨彤莫杨泳

卢子衡

赵文洁高兴帅

曾艳春;卢子衡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