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好些 http://m.39.net/pf/a_4780765.html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4日讯近日,年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者”名单公布。湖北省共有8名医生获奖及提名。其中,武汉市有6名医生荣获“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1名医生获提名奖。
为纪念和宣扬白求恩同志的崇高职业精神,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自年起联合举办推荐宣扬“白求恩式好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要求候选人理想坚定、对伤病员极端热忱、对工作极其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科研或医疗技术水平需在全国医疗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
本届评选,全国有名医生获得“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78名医生获提名奖。
武汉荣获“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的有:
医院(医院)主任医师 江洪
医院 主任医师 严虹
医院(医院)主任医师 王俊文
医院 主任医师 龙星
医院 主任医师 田峻
医院 副主任医师 邓梅先
武汉荣获“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的是:
医院 主任医师 向光大
相关链接》》》
江洪:全国心脏介入的先驱者和引领者
江洪(右)在手术中。
江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和研究工作30余年来,江洪开创性引领多项疑难复杂心脏介入新技术,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6万余例,手术总体成功率99%以上。
围绕临床做科研,江洪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贡献了重要力量。他率先在国内开展的射频消融术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每年让约15万名患者受益;其独创的经桡动脉消融手术方法,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空白,为无数房颤患者带来福音;他主导的基于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的无创迷走神经调控系统、基于光遗传学技术的无线心脏交感神经调控装置等研究成果入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心血管事业70周年回顾”,并享誉海内外,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闪亮的“中国方案”。
严虹: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神”
工作中的严虹。
严虹,医院麻醉科主任。从医38年,她默默坚守在手术室一线,帮助众多疑难重症患者闯过手术关,带领麻醉科团队每年开展手术麻醉例数近8万例,心脏手术包括深低温停循环大血管手术麻醉近例。近年来,医院手术量持续增长,但麻醉科在她的带领下未发生一例麻醉事故。
有一个信念在她心中从未改变:麻醉不仅要保证医疗安全,还要不断进步来满足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需要。体外循环技术、心脏麻醉、腹腔镜手术麻醉……她不断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来配合手术科室开展工作。只要有复杂的手术及特殊情况,总能看到严虹的身影。多年的麻醉经验让她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让患者转危为安。医院的外科医生们都说,只要有严主任站在麻醉机旁,他们就感到很安全。
严虹在SCI、中华麻醉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3本。先后荣获“抗疫贡献奖”、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抗疫先进*员”,武汉“大城工匠”。
王俊文:让机器人“操刀”骨科手术
王俊文。
王俊文,医院副院长,武汉市骨科质控中心主任。“要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钢板!”他咬定目标,带领研究团队收集中国人数据,并针对特殊类型骨折、特殊部位设计出个性化的钢板,解决了很多以前无法克服的难题。目前已经申请专利量产的胫骨平台前内侧关节缘解剖型钢板在临床运用中大显身手,得到广泛认可。
他在湖北省开展了第一台骨科机器人手术。如今,骨科机器人已经在医院完成超过了台手术。自年开始,他就将3D打印技术引入临床,并发表了第一篇国内3D打印人工关节的临床疗效报道。
年,汶川大地震,正在做一台腿部骨折手术的王俊文守护手术台,与患者共进退;爱人食物中*抢救时,他强忍牵挂,抢救其他患者;在新冠疫情肆虐时,持续奋战一线,靠着敏锐的判断力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他成为在疫情风暴中守护患者的“红眼船长”。
龙星:颞下颌关节疾病领*人物
龙星。
龙星,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他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颞下颌关节疾病及神经疼痛疾病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余篇,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研课题,国务院*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他曾担任第二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近20年,在国内最早成立颞下颌关节专科门诊,在全国率先开展颞下颌关节镜以及唾液腺镜微创手术、三叉神经射频3D导板治疗等多项特色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形成了特色专科。他还培养了多个年轻骨干医生,并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口腔医师,推动省内外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治水平提升。
田峻:坚持医者父母心的“暖医”
田峻。
田峻,医院骨科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从医30多年,田峻对骨关节、脊椎、疼痛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精确靶点注射技术”及“多维整骨技术”治疗骨关节系统疾病和疼痛疾患。
他重视学科发展,积极开展骨科康复一体化、心脏康复一体化、呼吸康复一体化等多学科参与的康复治疗模式,建立了康复科常见病种的标准化流程。
他对待病人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耐心、细心治疗身体疾病,还针对康复患者疗程长、起效慢、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等情况,积极为患者和家属做心理疏导,被称为“暖医”。
邓梅先:爱与患者交朋友的“唠叨医生”
邓梅先。
邓梅先,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51岁的她在医院妇产科工作近30年,看病,几乎占据了邓梅先全部精力,也是她最大的乐趣。在患者眼里她不仅是一个专业的医者,也是一个有点唠叨的朋友,治疗期间的一些细节她总是要嘱咐三四遍,生怕患者没听到心里去。因为看病认真负责,总是为患者思虑周全,患者依赖她、信任她,多年来积攒起一批“忠粉”。
邓梅先说,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自己就是那个幸运的人。能给患者看好病,比一切荣誉都更有成就感。
向光大: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的好医生
向光大。
向光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年医院工作,农村地区抗生素缺乏,为解决静脉滴注红霉素时出现胃肠道痉挛等副作用的情况,他给自己做静脉滴注试验,确认用红霉素与维生素K3配伍的办法能缓解副作用,且安全有效,后应用于临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多年来,向光大积极尝试临床新业务和新技术,从5年开展并推广微量泵持续股动脉推注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使很多糖尿病足患者避免了截肢;他以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作为课题,建立了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的新方法,相关论文在国际著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他还通过多年潜心研究,率先提出了多个重要的学术观点,先后2次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评为“年度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最具影响力研究奖”。(长江日报记者刘越 通讯员李锐 杨岑 李贤 李晗)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