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感谢你们,用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让我的母亲化险为夷。”近日上午,患者家属专程赶到我院,送来一面印有“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的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悉心照顾。
危急!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不久前,67岁的王奶奶(化名)在家中不慎摔倒,当场,左边膝盖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受伤后她医院就诊,左膝X线提示:左股骨中下段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术前,医生对其进行了输液镇痛消肿止血治疗,术前检查时发现王奶奶下肢肿胀较重,考虑血栓,建议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为求进一步治疗,王奶奶转至我院,经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左侧腘、胫后静脉深静脉血栓,血栓范围较广,栓子不稳定,附在血管壁上,随血流摆动,随时有脱落的危险。这种血栓一旦脱落,可能会形成严重的肺栓塞,往往会危及生命。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则因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影响生活和治疗。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血栓,尤其多见于下肢。
协作!三科联合救治,终获康复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院骨科、介入科、心内科专家进行了会诊、评估,决定先进行介入治疗,解除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再开展骨科手术。经与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家属十分认可。
介入科王俊峰主任团队为其成功进行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目的是把栓子控制在下方),并于术中经导管注入尿激酶20万U进行溶栓(目的是让栓子消失)。术后,患者后转入心内科予以抗凝、改善循环对症治疗。三天后,复查B超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解除,栓子消失。
解除了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警报”后,王奶奶转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骨科徐凤琴主任医师团队为王奶奶成功进行了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术后复查X线显示骨折断端位置良好,内固定物在位有效。
术前术后
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王奶奶日渐康复并出院。出院时,徐凤琴主任医师再三叮嘱:要加强营养及护理,加强下肢功能锻炼,避免过度负重,加强翻身拍背……
警惕骨科病人中的“沉默杀手”
徐凤琴主任医师介绍说,创伤有三大并发症: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大出血。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血流瘀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这三大原因。一般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后卧床、制动,就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可致肺动脉栓塞,进而危及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往往被称为骨科病人中的“沉默杀手”。
他建议,长期卧床、长期站立以及长期坐位的人群一定要多活动下肢,特别是踝关节,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当出现下肢肿胀或者胸闷气喘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EditorialTeam
小编团队
品牌顾问
王小芳
策划、审核
吉素华
文字
徐蕊
编辑
汪浩
美术
冯玉燕
医院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就诊指南
疫情防控期间来院时,请带好身份证,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苏康码和行程码查验、医院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候诊时,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隔位落座,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按叫号顺序进入诊室。
医院提醒您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