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结肠息肉是肛肠科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男性患者,长期不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癌变,从而引发结肠癌。结肠息肉是一种从肠腔中突起的赘生物,分为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肿瘤性赘生物是癌前病变的一种,但不是肿瘤性赘生物,两者之间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开来,所以大肠息肉以非肿瘤性息肉为主,而肿瘤性息肉则是腺瘤。
01结肠息肉的成因分析
1、结肠息肉是一种遗传变异,如果是有家族史的人,其孩子患上这种病的几率会更大。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引起结肠息肉,比如多吃辛辣刺激性、生冷、过热的食物,这些都会引起大量的细菌和胆酸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结肠息肉。如果是由于肠道粘膜受到了物理刺激,会对直肠粘膜造成损伤,导致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最后导致结肠息肉。
2、结肠息肉是指结肠粘膜表面组织突出到肠腔的一种表现形式。结肠息肉分为良性结肠息肉和肿瘤性结肠息肉。
(1)非肿瘤性大肠息肉
非肿瘤性结肠息肉主要表现为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其体积略小,表面光滑,组织结构比较规则。
(2)肿瘤性结肠息肉
肿瘤性大肠息肉主要有: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等。比如说大肠癌,就是因为肿瘤引起的结肠息肉。
3、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炎性息肉是因为炎症的反复刺激引起的粘膜增生,其病因与炎性息肉类似,不会发生癌变。腺瘤性息肉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等多种类型。事实上,另一种特殊的息肉,也是最需要注意的一种,叫做结肠侧生长性肿瘤,由于其形状扁平,沿肠壁平展,不易被察觉,尤其是在肠腔准备不充分或内镜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忽略。
02结肠息肉的症状
1、大便习惯的变化
大便的时间和次数会发生变化,会出现无缘无故的便秘或者拉肚子,如果是结肠息肉,则是由于粪便被息肉挤压而变得扁平或者大便中有血。
2、腹痛,大便
如果是大的大肠息肉,会造成肠套叠,从而造成肠梗阻,从而造成腹痛。还会有间歇的大便,其颜色是鲜红的,或者是有便血的。如果出现严重的继发性感染,就会出现粘液血便或者是粘液便,大便次数也会增加。如果息肉离肛门比较近,息肉就有可能脱离肛门。
3、下垂
当息肉的数目太多时,由于引力的作用,肠道粘膜会被拉扯,导致肠道粘膜逐渐脱离肌肉而下垂。由于排便动作的牵拉和肠道蠕动的刺激,比如腹部疼痛、腹泻、腹部不适、里急后重、脓血便等。
03结肠息肉防治措施
1、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结肠息肉的发生,戒烟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加强运动,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多吃富含钙的食物,以防止结肠炎。早上起床后要多喝一杯温水,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同时要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热量和脂肪的积累,避免癌症的发生。
2、饮食:肠道疾病和饮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要想有效的控制肠道息肉,就必须要注意饮食。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的新鲜水果,可以减少患上大肠息肉的几率。另外,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对结肠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不能吃受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等。
3、锻炼:锻炼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肠道的蠕动。推荐一周5次,每次锻炼时间最少超过30分钟。坚持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控制体重能够有效地减少患结肠疾病的危险。推荐锻炼5次,每次锻炼时间为30分钟。如果你每天坚持45分钟适度的锻炼,那么你就会有更好的预防大肠癌的危险。
4、心理状态:别太累了,学习释放压力。中医认为,过度的紧张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机体的新陈代谢失调,从而导致有害的细胞进入人体。
04结肠息肉如何治疗?
1、调整饮食习惯
不要抽烟、饮酒、节食饱和脂肪。多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和全谷类食物,能够及时清除体内的*素和垃圾。多吃动物肝脏、蛋*、鱼类等富含钙的食物,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不要食用生冷的食品,也不要长期食用牛奶和面条,否则会对狭窄的食管造成刺激,从而引起食管痉挛,造成恶心、呕吐和痛苦。
2、手术治疗
如果是单独的息肉,可以做手术。如果息肉过大或者是多发性息肉,有恶变的可能需要通过肛门肛窥肠镜做病理活检。息肉有癌变需要做根治性的手术。
05结肠息肉的相关问题
1、结肠息肉是不是真的会变成大肠癌?
并非所有的大肠癌都源于结肠息肉,也并非全部都是癌变。然而,目前已知的大肠息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癌前病变,根据资料显示,约有80~95%的大肠癌是由于大肠息肉所致。
2、从大肠息肉到大肠癌,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有研究表明,从结肠息肉到结肠癌,一般要5到10年,大约10年。其实,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有很多人每隔两三年就会做一次肠镜检查,就会发现结肠癌。息肉越大(1cm)、形状不规则、病理绒毛状成分多、不典型增生、锯齿状腺瘤等情况越容易发生癌变,一般在几个月到2年之间。
结语:为了防止结肠息肉和肠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长时间食用高脂肪高含量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避免吸烟饮酒,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增强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