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没聊过瘾,想再说说教育的事儿。
去年,有篇网文刷爆朋友圈。
其内容,讲的是偏远地区的学生,
通过接受远程直播教学改变命运的故事。
在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的情况下,
这种授课模式,有益于帮助山区的娃娃更快地走出大山。
教育改变命运。
不假。
但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那篇文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很有趣”。
比如,在提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面对考试失利的反应时,
有这样的描述:
“小考完有人哭,大考完更多。有人在教室里抹泪,有人跑到办公室抽泣。不少学生一提考试就发抖。”
你可以说,这叫有上进心。
但另一方面,仅仅因为成绩好坏就大哭特哭。
背后映射的问题,似乎也不能单纯用“上进心”给含糊过去。
高考诚然给底层提供了逆袭的机会,但在此以前的9年义务教育,
有多少知识,是真正意义上对我们的成长有过帮助的?
接受教育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为了成绩还是为了树人?
而所谓的学业成功,到底是成绩导向论还是过程导向论?
既然学校的知识如此宝贵,该如何解释高考后的撕书现象?
带着这些疑问,*药君近期又看到一部反映中国教育的佳作。
必须力荐给每一位*粉。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片名非常硬核。
颇有学术研究风范。
虽然拍摄手法比较粗糙,但不影响它在角度上的犀利。
这一点,口碑可以证明。
这部纪录片,凤凰卫视曾在其旗下栏目《凤凰大视野》中播过5集。
而它的完整版,为10集。
集集戳到痛点。
作为经历过内地应试教育的我们,在看到片中的一幕幕常事时,
难免想到曾经的自己。
和过往相比,如今的小孩也并没轻松多少。
胎教、早教、学前班、兴趣班一大堆。
人人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
纪录片开场就当头棒喝道:
“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让儿童恐慌的时代”。
恐慌什么呢?
恐慌的是,那些在他们的年纪不必掌握,而不得不掌握的东西。
恐慌的是,Ta们无法继承父辈的寄托,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
这些恐慌背后,有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称:
标准答案。
为了深刻理解标准答案对儿童成长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下面,以语文课为例。
作为中国人,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我国的古典文化,
初衷很好,但过程揪心。
其中一位受访者,就向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被学校的老师告知自己的女儿有阅读理解障碍。
可自己的女儿明明平时就喜爱阅读,怎么会有阅读障碍呢?
这,源自一个课后作业的答案。
女儿上小学时,在学到有关三国的《智烧敌舰》一文时,
课后作业围绕该章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
因为刚看过《三国演义》的绘本。
女儿自信地写下了“孔明和庞统”。
作为古典文学博士毕业的母亲,首肯了这一答案。
但老师却不买账。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在那个豪杰辈出的年代,
除了孔明外,同一时期还有很多脑子够用的*才。
作为刘备的左臂右膀,庞统虽然英年早逝,
但并不妨碍后世给予他高度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将他和曹操阵营中的荀(xun)彧(yu)类比,
称其“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这句话中,“仲叔”有“不分伯仲”之意。
加上同僚孔明以“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作评,
庞统的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大家都不分上下,又何来“最足智多谋”一说呢?
然而到了学校的语境中,
最聪明的人只能是一个,且只能叫诸葛亮。
连用他的字号都不行。
如此狭隘的评判标准,不单单体现在对历史人物的粗暴界定中。
还体现在对文章的单一化归纳。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总结中心思想”。
有时候总结着总结着,总结到连考题的原作者都未必能“领会”自己文字哪儿来的那么多思想。
对此,曾被自己文章考倒的知名作家周国平不禁质疑道:
除此以外,语文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为了凸显伟人的优秀品质,不惜捏造史实。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文章还有印象吧?
大意说的是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儿时阑尾炎发作急需手术。
医院,急中生智的爱迪生利用镜面反射原理,
用折射的阳光帮助医生在昏暗的房间完成手术的故事。
有关这段故事的原型,影史上的确是有迹可循的。
年,一位美国导演执导过一部名叫《少年爱迪生》的电影。
当中就对这个桥段进行过展现。
算是原创。
可电影终究是电影,电影无法替代现实。
抱着怀疑的精神,一些人对这篇课文追踪溯源后发现:
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同胞还有这段历史。
此外,有关阑尾手术的说法。
这项技术通过当事人查阅资料后发现,是19世纪80年代才被发明。
网上有这方面的信息加以印证。
可根据电影中描绘的爱迪生形象来看,对方最多只有十几岁。
而爱迪生的诞辰,是年。
到了国内课本中,为了表现他“天才”的一面,则直接降到了7岁。
也就是说,按照课本的逻辑,发生这起神童救母的故事时。
小爱迪所在的年代,应该为18世纪50年代。
可这离阑尾手术发明的年代,整整提前了30多年。
如此牛头不对马嘴,仅凭影像资料而不作任何实际考察的编写,
若干年后,当小孩成年后发现当初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是假的时,
又会作何感想呢?
而这则假故事背后承载的价值观,还值得被信任吗?
虚假的课本,无中生有的中心思想。
造就的,是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
曾指出当代年轻人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
在针对当下公立教育出现的这一现象发表意见时,曾毫不留情地道破本质。
不光课堂上弄虚作假。
围绕教育这条产业链的上下游,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利益关系。
而教育这个原本应该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启迪人心智的领域。
恰恰是最不应该和利益挂钩的。
反观民国的教育,不禁令人汗颜。
以新中国以前的小学课本为例。
它的虽然内容简单。
但说的,都是小孩能懂的话。
道理简单,却字字情真意切。
摆脱了封建社会提倡的死板八股文。
民国的课本,恰恰符合自五四运动以后提倡的“进步,科学,民主”思想。
当然了,那个年代的人也非今天可同日而语。
当时编写这类教材的人,不乏社会精英。
大家纷纷卸下身段,站在小孩的立场去编写教材。
一时间,民间的教育风气开放、自由、包容。
作为一种反弹,出于对当下公立教育的不信任。
部分家长选择了非体制以内的教育模式。
比如花高额学费参加私立教育。
乍一看,一些私立学校的外观甚至会让你误以为来到了农村。
但它们恰恰格外注重因材施教。
以片中出现的华德福私校为例。
在将人智学(鲁道夫·史代纳创立的一门精神科学,提倡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作为创校理念的前提下,
华德福展现的后劲,是公共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和公共教育过分强调的书面知识相比较,这里走出来的孩子,
大部分更符合他们的年纪应有的样貌。
而不会“一提到考试就发抖”。
更不会让“同学”这个原本很单纯的词,衍生畸变出别的含义。
作为一部反映国内教育的深度影像报告。
《盗火者》尝试探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从片中例举的无数案例中可以看到,
通过私立教育——甚至父母在家教育——成长起来的小孩,
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他们拥有快乐童年的前提,是相对宽松而不那么功利的教育环境在作支撑。
但相应的,这类教育模式,无论对父母的学历资质还是家庭财力来说,
都有相应门槛。
但也正是通过这类模式的兴起,让人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受私教影响的这批小孩,其成长轨迹本身就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标准答案”。
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主,更有创造力。
也正是通过他们,人们会发现: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懂得生活,比一味埋头苦学更有价值。
当然,传统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毕竟,作为检验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考试是最一目了然的方式。
而文凭,对于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性,同样是不可被低估的。
只是,在拿到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会不会只存在一种途径呢?
从片中的实例来看,显然不是。
更何况,就像受访者所说的一样:
“教育不是为了制造对立和排斥,而是为了多元和包容”。
当选择的余地多了。
人们才有更多时间思考自己究竟更适合学校的集体式教育,
还是山野间闲云野鹤的玩乐式教育。
只要最终能学有所获,且对知识的评判标准变得不那么狭窄。
选择怎样的模式接受教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恐怕都无法逃离单一模式带来的束缚。
一来,大环境使然。
“别人如此,我们家也非此不可”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二来,我们对教育“立竿见影”的执念,也让我们对小孩的未来无法真正做到放手。
毕竟,这牵扯到未来的养老问题。
而这,又是另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了。
比起让孩子快乐成长……
还是先让Ta拿高学历找好工作赚钱买房讨老婆外加孝敬长辈更重要。
优良而先进的伟大传统,
丢不得!